高温时节,走进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聚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源新材料)生产车间,气压绵仓、梳理机、视像污点检测机、金属探测器、卷绕机等机器正高速运转,响声隆隆。
在对一簇簇雪花般的纤维原料进行开松、梳理、水刺、烘干等工序后,宽约2米、重约1吨、平整无暇的无纺布卷被生产、收纳出来。一旁的操作间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按不同订单需求对“排着队”入场的无纺布卷进行切割、包装等操作。
从洗脸巾、可拆式多用洗浴巾到床上四件套,从面膜、医用口罩到发热眼罩,从酒精片、棉签到护理垫……聚源新材料的无纺布产品主要布局专业医疗与家居日用两大板块,目前涵盖伤口护理、感染控制、急救用品、家居个护等多个品类。其中,许多产品精致小巧,深受商旅人士及母孕婴群体喜爱。
作为无纺布生产的重要基地,企业总部在浙江杭州,聚源新材料为何会选择落户沛县?
“目前,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该类产品使用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在中西部地区使用频率则较低。对公司而言,国内产品市场占比约为60%,因此必须抢抓机遇。落户沛县就是最好的机遇。”聚源新材料总经理邸道佩说。
“我们是徐州地区第一家无纺布生产企业,整个淮海经济区同类企业数量较少。选择沛县,就是看中了沛县优越的产业基础及地理位置。无纺布工厂占地、用工需求量大,2018年,为我们提供原材料的江苏金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沛县成立,当地政府给予了企业最大力度支持,让我们深受触动。”邸道佩介绍,沛县是中国粘胶纱生产基地和中国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充分依托于沛县高端纺织产业基础,将产业链垂直延伸。据预估,未来市场将向北发展,沛县靠近市场,辐射范围很大,与义乌、临沂、萧县等地交通便利,从连云港出口也极为方便。在沛县及经济开发区的帮扶下,2020年9月成立公司,次年1月正式签约,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一次性无纺布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这家公司究竟如何让人们实现“无纺布自由”?
“无纺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纱线交织、编结而成的,而是将纤维通过物理方法直接粘合在一起形成的布料。我们之所以将无纺布产业称之为‘朝阳产业’,是因为其产品多为一次性消费品,生命周期较短。伴随着人们的消费理念急剧转变,快消品快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邸道佩说。
“一次性无纺布属于‘刚需’产品,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供不应求。无纺布产业秉持绿色环保可降解理念,将棉花、玉米纤维、大豆纤维等材料就地收购、就地转化,整体流程快速高效。”邸道佩说,近年来,沛县纺织业迅速提档升级,企业在沛县收购大量纤维,再制成后续产品。莱赛尔纤维因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成为了该企业重点打造的产品之一。
虽然收购环节较为相似,但该企业的产品却一直倾向于“私人定制”。以前,企业生产出的无纺布直接卖给下游,再由下游企业找寻客户。现在,通过联合绑定,企业再也不用走弯路。
“我们如今主要采取‘订单制’模式,跳过了中间环节,直接与品牌客户一同研发,向着‘客户的客户’即终端客户输出想法、技术和产品,品牌客户再通过我们的产品来寻找中间商,大幅减少了同质化竞争,增加了受众粘性。自投产后,产量始终在全国第十名左右。”
产量大、品质优、种类全、效率高,一切皆来自于企业的优势工艺。记者站在车间内细细观察水刺环节,经预湿的无纺布纤网进入区域后,水刺头喷水孔喷射出多股微细水射流,垂直射向纤网。在多次水射流直击和反弹水流的双重作用下,纤网中的纤维发生位移、缠结、穿插、抱合,形成无数个柔性缠结点,纤网由此变得更加牢固。
“我们充分结合了造纸和纺织两大工艺特色,水刺无纺布生产线是当下国内速度最快、先进度最高、可控性最强、稳定性最好的生产工艺,除了分割及包装环节,几乎不需要人员操作。一条水刺无纺布生产线,满产情况下能日产40吨无纺布,充分保障产品数量。”邸道佩说,各类手感柔软、透气干爽、悬垂性好的水刺无纺布显示出研发制造产品的实力,也为企业向客户提供各类半成品、成品设计、研发、生产等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了质量保证。
当前,中国的水刺无纺布年产量约200万吨,占全球的45%左右。谈及未来,邸道佩充满信心,“随着人们接受度不断增加,干湿两用的无纺布系列产品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整体产业产能也在不断提升,不掉屑、多用途的相关产品或将逐步取代一些生活用纸,创造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我们将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企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推动苏北医疗卫生新材料产业聚集群的发展。”(胡劲松 于珑 张亚轩 张子晨 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