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览 > 联播 > 胡寨镇“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胡寨镇“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时间:2024-06-13 作者: 阅读:

走进胡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记者看到,右手边架子上整齐摆放着卷纸、洗洁精、酱油、拖把、水杯等,各个物品明码标“分”,只兑换不买卖,旁边的《志愿积分规则》牌上清楚地写着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兑换的积分数。

为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效能,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新理念、养成新习惯、形成新风尚,胡寨镇充分发挥积分制在推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小积分”兑出“大文明”,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只有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够参与进来,我们搞这个积分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胡寨镇宣统委员王莹说道。胡寨镇各个文明实践所(站)每月定期组织人居环境整治、邻里矛盾化解、移风易俗、兴业致富等文明实践活动,村民农闲时可以报名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组织者根据活动时长和活动种类评定相应积分,及时公示确认无异,一式两份登记入册,确保公正、公开。

每月的第一天是志愿积分集中兑换日,1包餐巾纸5积分,1瓶洗洁精10积分,一个拖把15积分,胡寨镇大大小小的志愿积分兑换处共有16处,村民可就便选择任意某处进行兑换。此外,这里不仅可以用积分兑换实物,还可以用积分兑换服务,1次理发10积分,1次上门健康检查20积分,志愿积分也是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的重要依据。

志愿积分不仅有“加分项”,还有“减分项”,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以奖为主、以罚为戒。若发现村民大操大办、破坏公共环境、语言不文明、不敬长辈等有违村规民约的行为,会着实扣分。

“有行动就有积分,有积分就有奖励,‘积分制’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辛庄村村干部尹红娟表示。如今,村民们凑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谁得的积分多。在他们看来,积分不仅能兑换物品,更是倡导文明风尚的见证,它代表着一种荣誉。

目前,胡寨镇15个村(社区)超过90%的本地常住户籍家庭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制”引领乡村文明大提升。“邻里关系更和睦了,村中环境更美了,人人讲文明、人人树新风。”据胡寨镇宣统委员王莹介绍,村民积极参与到“积分制”活动中来,家家户户争做文明乡村建设的践行者,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许曼婷 张雨)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