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凝翠,石碑无言,寄托着绵绵敬意;晨风轻拂,朝阳洒辉,诉说着对荣光的永恒铭记。9月30日,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沛县烈士陵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一场深切缅怀英魂的公祭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在这场庄严的纪念中,有一群特殊的传承者。他们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岗位,却共同肩负着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曾参加九三阅兵的退役军人吴忠祥,步履铿锵,身姿如松,仍保持着受阅时的挺拔与荣光;优秀“兵支书”盛思坤,把部队锤炼的过硬作风带到一线岗位,续写着军人的担当与奉献。
人群中,一位身着旧式军装、胸前缀着奖章的老人,格外令人动容。他是93岁的抗美援朝复员军人张启明。尽管步履已显蹒跚,他仍早早来到陵园,久久凝望着高耸的纪念碑,目光穿越时空,仿佛又回到了与战友并肩作战的岁月。
“那年我20岁,自己跑去报了名,事后才告诉爹娘。”回忆往昔,张启明语气平静却坚定。青春的抉择,源自一腔报国的热血,那份纯粹与勇敢,至今仍在他眼中闪烁。“今天的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记住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话音未落,老人已哽咽难言。这哽咽,是七十多年未曾褪色的战友情,是刻骨铭心的家国记忆,更是对后来人的殷切嘱托。
现场,白发苍苍的老战士,用颤抖的手轻抚战友的墓碑;烈士亲属,眼中含着泪水却目光坚定;退役军人代表,将缅怀之情转化为前行动力。他们,是英烈精神的守护者和践行者,让这场纪念升华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那一座座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化作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的征途上,这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将继续照亮前路,激励我们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黄敏慧 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