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览 > 联播 > 来沛支教女大学生自述:创造属于彼此的温暖回忆

来沛支教女大学生自述:创造属于彼此的温暖回忆

时间:2021-07-21 作者: 阅读:

  有人说支教给孩子带来了一束光,点燃了他们的希望,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但在最美好的年纪为青春挥洒汗水,给自己留下一次难忘的支教经历的确意义非凡。短短的两个礼拜并不能够囊括很多知识点,但足以让志愿者们陪伴沛县青墩寺小学的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的暑假,创造属于彼此的温暖回忆。

01.jpg

  “无边界”教育实践团的成员是一群来自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的学生。该团队从2019年起,每年都会进行对口支教帮扶,沛县青墩寺小学正是其中一个对口帮扶站点。

02.jpg

  杨吉措毛,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大二学生,本次“无边界”教育实践团徐州队队长。


 星星陶子赴青墩,灿灿盛夏展未来


(作者:杨吉措毛)


  夏天是一条无声而缱绻的河流,而二零二一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今年盛夏无疑是掷下石子后荡起的层层涟漪。这个炎炎夏日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无边界”教育实践团来到了徐州沛县,与青墩寺小学邂逅,与一群可爱的孩子邂逅。再回首,为期十六天的支教生活也早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而这十六天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情景也还历历在目,很多时刻也正如点点繁星,值得珍藏于心。

03.jpg

  从开始面试选拔支教志愿者到准备各项事宜再到最后支教活动圆满结束,前前后后历时有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不论是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还是青墩寺小学的校长主任,亦或是指导问候大家的辅导员老师,每个人都尽心对“无边界”支教活动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04.jpg

  十八名陶子在七月五日之前就做好了支教的准备,精心考虑在青墩寺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最终确定采用文化课程与兴趣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英语、小诗创作、绘画、手工、葫芦丝、舞蹈、合唱等课程。小陶子们秉承着南京晓庄学院“教学做合一”的校训,通过细心备课,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有所收获。在此期间,“无边界”教育实践团的老师们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傍晚黄昏时候,老师们还会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做游戏,一起打球嬉笑,倾听孩子们诉说自己的梦想和故事。

06.jpg

  除了上课之外,“无边界”教育实践团的全体老师还抽空参观了校内的中共沛县党史纪念馆,进行党史教育。通过参观纪念馆内的序厅、湖畔星火、抗战风云、古沛曙光、特委春秋和碧血丹心六个展厅,大家深入了解了沛县党组织成立到沛县解放之前党的建设史、成长史,其中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史人物事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感触颇深。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都是时代的弄潮儿,人人都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5.jpg

  最后的教学成果集中展示在七月十九日的汇报演出上,通过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反复的排练,汇报演出于七月十九日上午完美收官,其中很多节目如舞蹈《少先队队歌》、朗诵《我的祖国》、话剧《革命烈士孟昭佩》《环保话剧》、合唱《歌唱祖国》等都激动人心,精彩纷呈。不仅如此,手工作品和彩泥制作成品的展示区也有很多家长观看,络绎不绝,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创意作品都啧啧赞叹。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遇见。我们会永远记住那些孩子们的可爱的笑脸。二零二一年盛夏的“无边界”教育实践团的故事就此落幕,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扬帆起航,我们依旧会记得你们的模样。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