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览 > 联播 > 央视播出失联74年的战斗英雄是咱沛县人

央视播出失联74年的战斗英雄是咱沛县人

时间:2021-09-02 作者:韩方伟 阅读:

一位失联七十四年的战斗英雄,一封被珍藏了七十四年的嘉奖信,一场“血流成河”的艰苦战斗,一段历时数月的寻人之路。

9月1日20:19,CCTV-7国防军事频道播出的专题片《战旗》第32集“阻击战英雄团”,其中,战斗英雄李勇是咱沛县人。


9月2日上午,沛县融媒记者联系上了家住沛城街道子隆小区的战斗英雄李勇的后人李磊。

今年69岁的李磊是县水利局退休职工,当谈起自己父亲时非常激动,没有想到父亲生前所在部队,一直在寻找他,还把父亲和三连的事迹陈列在老部队的军史馆中,父亲和几个英雄战友的雕塑,也一直在营区矗立着。

(战斗英雄李勇)

李勇,1919年10月出生,江苏沛县汉源街道韩楼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加入抗日游击队——钢枪队,在与日伪的战斗中两次负伤。194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冀鲁豫独立旅,在1947年7月我军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羊山战役万福河阻击战中,李勇在连长负重伤、指导员牺牲的情况下,以二排长身份,指挥全连战斗,负伤不下火线,拖着一只被敌人打伤的左腿,依托战壕向进攻之敌射击,坚持到10天9夜,毙敌多人。他以顽强的意志,指挥战友们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直至胜利完成阻击任务,被冀鲁豫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李勇 左一)

后李勇因伤势严重,无法跟随战斗部队南下,被安排在地方部队做后勤工作,经过多次转隶他与部队彻底失去了联系。他平时为人低调,从未向身边的人提起自己曾立下的战功。1960年去世年仅41岁。

(李勇 中坐者)

据了解,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推出系列专题片《战旗》,聚焦我军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战旗,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一路走来、一路牺牲、一路凯歌的奋进历程,引导全军官兵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强军兴军,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建立新的功勋和业绩。

央视军事频道导演孙磊接受了《阻击战英雄团》这一集的拍摄任务后,积极搜集《阻击战英雄团》的相关资料,可是,在解放军云南某旅(阻击战英雄团为主改编而成)的战旗馆中,只有该部在解放战争中,鲁南羊山战役万福河阻击战中英勇杀敌,获得冀鲁豫军区授予的“阻击战英雄团”战旗荣誉的记载,以及在战役中被冀鲁豫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该旅一团一营三连二排排长李勇同志的简略事迹,其他资料不详。带着部队的委托,导演孙磊踏上了长达数月的寻人之路。

(右二 李磊)

最后,她在浩瀚的报刊资料中,终于在《都市晨报》找到了一篇英雄后人李磊撰写的怀念父亲的文章,经过核实确定了英雄李勇的籍贯在徐州沛县。在徐州市委宣传部、沛县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找到了英雄后人并和他们取得了联系。

(李勇在后方养伤时团首长给他写的嘉奖信)

(国防部颁发给李勇的奖章证书)

七月中旬,李磊访问了父亲生前部队现驻云南大理的某英雄旅。在“阻击战英雄团”的光辉战旗下,英雄后人李磊向父亲生前老部队捐赠保存了几十年的父亲遗物,部队政治部王主任欢迎老英雄“回家”,他表示要把这些遗物放在旅史馆中,妥善保存,以作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的实物资料。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年近7旬的李磊想到老一辈的苦难童年,为翻身求解放的戎马生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流血牺牲,想到父辈建国后为国家建设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想到父亲的英年早逝,李磊感慨万端,几度哽咽。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战旗,浸透着烈士的鲜血,书写着战士的赤诚。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不惜抛洒热血,以身报国。他们是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的称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不应忘记,更不能忘记他们。让我们一起,向英雄致敬!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