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雷锋榜样、做沛县好人”主题活动,把“沛县好人”评选表彰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常态长效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经属地推荐、单位推荐和社会举荐,有关部门严格审核,拟推荐2021年度“沛县好人”候选人20名:武为、王德荣、刘运爱、李敏、张君、陈殿珍、李煜、张月英、刘海啸、苗可可、张海波、董星星、李文义、张梅英、吴昊、王强强、东迎、李秀琼、尤月珍、林宝红。
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现将2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如下,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于3月31日前向沛县文明办反映。
电话:0516-89688395,邮箱:pxwmb@163.com。
沛县文明办
2022年3月24日
2021年度“沛县好人”候选人事迹公示
助人为乐类
候选人-武为
男,1990年生,中共沛县纪委办公室副主任。他热心公益,自2009年以来,坚持无偿献血12年,无偿献血133次,累计捐献全血5600ml、成分血233.5个治疗量,总量52300ml,献血足迹遍及徐州、武汉、上海、南京、北京、济宁等地,他也带动家人、朋友、同事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他还在江苏、湖北、上海等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工作之余,他在单位组织了一支青年志愿者团队,带领青年投身无偿献血、疫情防控、助老扶贫等志愿服务,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2020年12月荣获2018—2020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候选人-王德荣
男,1943年生,沛县鹿湾中学退休教师。他用文笔服务群众。早在上世纪中叶,人们都以书信方式交流信息,王德荣乐于为村民写家书,读家书,寄家书。村里有喜事,请王老师为他们写喜联,上礼簿,写祝酒词;村里有白事,请他写讣告,丧柬,牌位,悼词,碑文等,有求必应,从不拿报酬。王老师急人所急,十多次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生、病人、困难户,合计人民币两万多元。2018年3月14日,王老师到沛县红十字会,要求捐献遗体,填写了申报材料,要在百年之后作出最终奉献。
候选人-刘运爱
女,1972年生,沛县龙固镇奚阁村村民,江苏顺发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她一直热心公益、坚持扶贫助困。在四川、青海地震时向灾区捐款6万多元;近年来给五保户、贫困户、残疾人送生活物资,累计价值6万多元;资助贫困户任某1万多元治病;捐资3万元为村民铺设水泥路,出资1万元为村里安装路灯100余盏,经营的米厂还带动了本村50余人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候选人-李敏
女,1971年生,沛县杨屯镇幸福之光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她是残疾人的大家长,老年人的好女儿,她照顾30位残疾人,积极配合残联工作,自发组织帮助残疾人就业,带动众多残疾人士脱贫致富。她积极为残疾人拓展募捐渠道,募集爱心善款及爱心物,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同时,她还照顾10余名年老体衰、无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每天为他们打扫卫生、健康护理、心理疏导等。她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残疾人和老人,正是她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很多家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候选人-张君
男,1968年生,沛县经济开发区居民,沛县汉之源慈善协会理事长。他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成立沛县汉之源慈善协会,十几年如一日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近十年来,累计开展公益活动200多次,募集社会资金和物品近百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千余人次。
候选人-陈殿珍
男,1945年生,沛县安国镇汪堂村义务民事调解员。多年来,经过他调解了上千件纠纷,有打架斗殴、交通事故、务工意外身亡赔偿、婚姻纠纷等,这些纠纷的事主都非常感激他。2020年,汪堂村村民陈某夫妻二人被他人借用身份证和银行卡贷款买房,被坑骗房款70多万,他们不知道为此流了多少泪。眼看着70多万打了水漂,陈殿珍一趟趟去房介公司沟通,到房产局、住建局去了不下十回,最终替陈某夫妻二人找回了房子,夫妻二人对此感激不尽。在去年疫情期间,陈殿珍不忘为疫情捐款,并带动村民献爱心,捐钱物。
候选人-李煜
男,1981年生,沛县河口镇村民,苏州三越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2021年7月20日河南发生水灾,他看到全国各地都在捐款捐物,便和爱人王慧商量,卖掉一套位于太仓浏河的房子,王慧只说了一句话“你决定的我都支持”,于是李煜7月25日挂出房子,以低于市场价约20万左右的价格出售,最终售得140万元。李煜与太仓慈善基金会沟通捐款事宜,由于款项较大,据太仓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陆叶萍讲:这是太仓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所以特别慎重,8月15日晚李煜收到捐款账户,8月16日即分两笔捐出,其中100万定向捐给了河南灾后重建,另外40万捐给了太仓慈善基金会用于当地的慈善事业,并资助了20名太仓的贫困大学生上学。
候选人-张月英
女,1969年生,退职前曾是沛县汉源街道韩坝社区支部委员会委员。韩坝小区居民魏某是个五保户,没有工作,没有妻儿,精神状态不佳,他主要靠捡废品和五保金生活。张月英知道他的情况,每年冬天都会给他准备过冬衣物,平时张月英还会经常给他送吃的,她常说“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人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做点好事就多一份快乐,社会就多一份和谐”。多年来,她将助人为乐作为自己的责任义务。
见义勇为类
候选人-刘海啸
男,1990年生,沛县大屯街道居民,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2021年10月17日,刘海啸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山东省鱼台县老砦镇老家探望父母。这天下午,老砦镇沙河村的刘勤英老人带着6岁的孙女到地里忙农活。刘勤英老人将电动三轮车停在地头上,还特意拔下车钥匙放在包里,并叮嘱孙女在车上等自己。时间一长小女孩耐不住寂寞,找出车钥匙接通了电源,下午15时许,车子失去控制连人带车猛地冲进路边的河里,恰好被驱车经过的刘海啸发现。刘海啸立即停下车,飞速冲向小女孩落水的地方,来不及脱衣服,直接跳下河,迅速游到奋力挣扎的小女孩身边,用尽全力将小女孩往岸边拖,在妻子的帮助下,很快将小女孩救上岸,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候选人-苗可可
男,1994年生,沛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巡逻队员。2020年9月18日凌晨3时许,苗可可因发烧身体不适外出买药,当他走到舞阳桥桥上时就看到一名女子在桥上大喊“救人啊,有个男的跳河自杀了!”苗可可立刻跑到桥边,透着路边微弱的灯光看到河里有一人在挣扎,但却不清楚男子的具体位置。苗可可迅速跑到桥下沿,对着路边求救的女子大喊:“快报警,打120,我下去救人”,说完苗可可就跳入河中,当时河里一片漆黑,根本看不到男子具体位置,只知道就在周边,能听到男子打水的声音,苗可可顺着声音找到了男子,但是男子在水中挣扎的厉害,手脚乱摆,没有办法靠近。苗可可对着男子大喊:“别乱动,我来救你上去”,也许是男子体力不支,手脚比刚才稳多了,苗可可顺利抓住了男子的衣服将他托起,用尽全力把男子拖到岸边。在岸边女子的合力下,把男子拖到了岸上,此时救护车赶到将落水者送往了医院。
候选人-张海波
男,1978年生,沛县沛城派出所辅警。2020年9月11日晚10点10分左右,沛城所队员张海波在下班回家途中,走至金沙大酒店路口,突然听到路边有人大声呼救“有人跳河了,快来救人啊!”,听到呼救声张海波一边给同事拨打电话寻求支援,一边往沿河岸边跑去,在舞阳桥的东侧距离岸边七八米处看到河面上漂着一个人,张海波来不及多想迅速跳入河中,不到一分钟时间,张海波游到跳河自杀人员旁边,当时跳河人员呼吸微弱,手还在水面不停挣扎。张海波迅速抓住跳河人员的衣服,用手拽住跳河自杀人员的肩膀,拼命的往回游。虽然跳河女子嘴里嘟囔着“别救我了,让我死了算了”,但是张海波的手拽的更紧了,生怕再出现其他情况。到岸边后,在后来赶到的队员孟启和魏言浩的帮助下,一起将跳河自杀人员抬上了岸。被救的跳河人员躺在岸上没有反应,张海波立即对她进行心肺复苏,经过多次心肺复苏后,跳河的女子吐出几口河水,慢慢苏醒,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候选人-董星星
男,1995年生,沛县朱寨镇董庄村村民。2021年4月24日下午正在地里干农活的董星星听见有个孩子求救:“有人掉井里了!”,董星星立即放下手里的活跑到井边,只看见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孩子正在井里哭,董星星一边安慰孩子一边两手支撑把脚放进井里让孩子抱着脚上来,但因为井壁太滑孩子抓不住,董星星又两手下滑进入井中,用脚勾住井口外的砖头,但井壁上青苔太滑,董星星不慎也掉入井内。董星星托着孩子往上顶,先让孩子出井,因为自己体重200多斤,自己无法上井,在井内迷迷糊糊等了很久才被救出。
诚实守信类
候选人-李文义
男,1947年生,沛县龙固镇环卫工人。2021年10月15日一早,环卫工人李文义像往常一样坚守在管辖的路段上,8时左右在清扫沛龙路段时,他突然发现路边有一个腰包,看到腰包成色很新,感觉不像是有意丢弃的,他捡起后发现包里竟有大叠现金。李文义连忙拨通了保洁公司经理的电话,经理和副经理得知后,立刻联系镇环卫所所长,与李文义会合,一同对腰包内的现金进行了清点,发现共有46000元,通过多方联系,最终将腰包还给了失主。
候选人-张梅英
女,1958年生,沛县沛城街道居民。她是一个诚信经营的个体户。多年以来她始终坚持两条经营之道:一是产品质量,货真价实。二是诚信经营,从不欺骗顾客。同时她还是一个热心公益的好市民,1998年南方发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疫情,大灾大难来临之际,她主动捐款捐物;日常生活中邻里相处有矛盾,她主动去化解,周围谁有困难,她都主动去帮扶,大家都称她是个热心人。
敬业奉献类
候选人-吴昊
男,1989年生,沛县交警大队沛城中队辅警。作为一名沛县交通执勤辅警,他常年驻守在沛县实验小学护学岗交通管理第一线,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做实做细工作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诠释着沛县交警为人民的感人故事。上下学时段,他化身“超人叔叔”守护祖国的花朵平安入校,安全回家;城市道路通行高峰中,他伫立在车流中疏导交通,维护秩序,保障行人安全;闲暇时,他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协助在学校附近增设安全设施;群众需要时,他搀扶盲人、守护老太太平安过马路。生活中的他,关爱家人,孝顺长辈,独自照顾年迈外公十几年,默默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贴近群众的一名基层人员,他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点滴小事中获得群众的信任与赞扬。
候选人-王强强
男,1980年生,沛县城镇医院副院长。他参加过抗击非典战“疫”,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善于处理突发事件,因工作表现突出,当年被评为徐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20年春节,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再一次挺身而出,自2020年1月22日起,王强强就和他的同事们一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连续140余天吃住在办公室,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一线,连续780余天不休息,值班室已然成了王强强的第二个家。应急事件处理、入境人员闭环转运、中高风险来人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来人医学观察、密接次密接排查管控、一线督导检查、发放物资,处理举报、咨询、投诉电话、回复群众关切,新冠疫苗接种、办公室日常管理……王强强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点多钟;早上五点多钟,他又早早被电话叫醒,算下来,他每天的睡眠不足四个小时。由于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王强强走路一瘸一拐,但他强忍着压迫神经的疼痛坚持工作。2021年被评为徐州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
候选人-东迎
女,1982年生,沛县人民医院院感科科长。工作15年来,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经验及管理经验,在工作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细节管理,提高病人满意度。作为一名党员,她用爱心,诚心,责任心诠释着白衣天使的深刻内涵。在她的感召下,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的能打硬仗的护理团队。她积极学习,不断创新,在护理专刊上发表文章5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个、县科技进步奖一项,完成市卫健委青年课题一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的工作得到了同事、领导、社会的认可,她连年被评为院先进个人、优秀管理者。
孝老爱亲类
候选人-李秀琼
女,1953年生,沛县沛城街道居民,邓园小学后勤退休。1999年7月30日,她的丈夫突发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瘫痪在床。为了给丈夫治病,李秀琼到处求医问药,跑遍周围百里城乡,什么单方,偏方都用过,中草药吃了无数剂。病情恶化时就要住院治疗,一住就是几十天。李秀琼日夜陪护,为了预防褥疮,李秀琼帮助丈夫不断地翻身,改变体位,丈夫卧床23年一身肌肤完好无损。李秀琼在这漫长岁月,不离不弃,忍受常人难以难忍的痛苦磨难,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凄美爱歌。
候选人-尤月珍
女,1968年生,沛县张庄镇范庄社区居民。近年来,她的家庭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先是她的婆婆得了脑梗瘫痪在床,她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婆婆的任务,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婆婆十年;后来她的母亲摔断腿卧床不起,她又把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照顾了一年多。生活的重担压得她还没有得到喘息的时候,她的丈夫又得了脑梗死,虽经医生及时救治,却落下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照顾丈夫的重担又落在了尤月珍一个人的身上。家庭经过这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变得摇摇欲坠。但是尤月珍却用她那柔弱的肩膀,为亲人撑起了一片天空。
候选人-林宝红
女,1976年生,沛县图书馆综合借阅室负责人。林宝红婆家兄弟四人,她的丈夫排行老三,不幸的是老四自幼患有脑瘫症,生活不能自理。林宝红主动配合丈夫,做好弟弟的生活护理。公公婆婆去世后,林宝红主动挑起了抚养弟弟的重担。更难得的是,她摒弃了旧思想、旧观念,每天为弟弟端吃端喝、洗脸擦身、护理大小便。在林宝红的眼里,弟弟的性别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弟弟是一个生命,是一个需要人关爱的病残者,是她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整整五年,林宝红把照顾弟弟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