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览 > 联播 > 大屯法庭司法赋能乡村振兴

大屯法庭司法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3-06-29 作者: 阅读:

自2021年10月作为全省首家基层法庭挂牌省高院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以来,沛县法院大屯法庭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指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将法庭打造成公正司法的窗口、为民服务的阵地、基层治理的纽带,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大屯法庭荣获市集体三等功,涌现出江苏最美法官等先进典型,法庭干警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交出满意答卷。

法治赋能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该法庭辖区3个乡镇均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调处中心,全力构造法庭与党委政府、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法庭派员定期参与辖区涉群体案件、信访案件及重大复杂案件会商会办,努力将辖区乡镇重大案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践行枫桥经验,深化非诉服务,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辖区龙固镇建立全市第一家集“网格+警格+家事调解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审务工作站+24小时自助服务+巡回审判”多元一体社区善治的“龙固样本”以来,共巡回审判各类案件146件。沛县法院在4个法庭推广“龙固样本”,17个镇、街道建立诉讼服务站,法官每月集中下沉包挂网格参与全县“网格日”便民服务活动,有力促进基层自治、法治与德治的无缝衔接。

产业护航

司法探索涉企纠纷“更优解”

乡村要振兴,经济发展是基础。法庭辖区杨屯镇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功能硅材料,更是全力打造中的中国最大光伏石英坩埚生产基地。为助力辖区企业发展,大屯法庭对辖区内支柱产业、特色行业建立了县、镇重点企业名单,并组建辖区企业联络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常态化司法服务,为企业发放法律“明白卡”、开展“三官一律”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法治护航。在一起重点项目的征收过程中,因有村民对政策不理解,导致重大项目开工受阻。为此,党委政府多次召开项目调度会,法庭积极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对村民行为进行法律解读,最终妥善化解120亩鱼塘承包纠纷,为重大项目开展提供法律保障,服务重大项目有力度更有高度,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

诉源治理

夯实基层法治根基“治未病”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法庭连续多年在辖区村居开展“助力创建无讼村居,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活动,积极延伸司法服务,整合街道办、村居等基层调解资源,建立完善村居(社区)-街道办-法院三级递进式调解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元、高效、便捷、实惠的解纷渠道,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22年,法庭案件民事案件调撤率65.67%,平均审理天数40.28天,真正构建了分层递进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路径,一大批案件不用进入诉讼程序便为当事人解决了纠纷。

普法宣传

引领规则培育乡风“和谐曲”

围绕“乡村生活更美,进一步绘就乡村好风景、开创和美局面”目标,大屯法庭主动融入和美乡村振兴建设,让司法护航美丽乡村建设。法庭针对辖区吃喜面饮酒死亡案、孤儿兄弟争夺遗产案、爷孙争夺死亡赔偿金案、相邻关系漏水案等案件,积极主动走出去,深入事发第一现场,走到群众家中、走进农村一线,联合村干部、乡贤等,通过司法活动持续引领乡村文明建设,让更多的家事纠纷、邻里纠纷,由百姓听、在身边评、从源头化解。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群众的司法需求,积极开展“民法典进乡村、普法进社区”活动,定期通过法院微信公众号、报纸等媒体发布典型案例,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广大农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局面,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自实践基地挂牌以来,大屯法庭《把握三个维度,提升履职能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工作经验入选最高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妥善审理采煤塌陷地3696户土地补偿纠纷案入选省法院2021年度工作报告,一件案件庭审被评为全省法院百场优秀庭审二等奖,一篇裁判文书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二等奖。(李 魁 侯明光)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