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村里处处洋溢着和谐、和睦、和美、和乐的气氛,这是沛城街道李集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
乡村美,美在文明;民风正,正在村规。
自从李集社区党总支通过召开协商议事会,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9条”纳入村规民约以来,一场移风易俗的改革便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以前村民办喜事总是爱攀比,从乐队到酒席,花钱越多感觉越有面子。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家家户户都得按照标准办事,没有一场‘破例违规’。”谈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李集社区的魏大爷由衷夸赞道。
“新规实施以前,我们这里彩礼普遍在20万元左右,酒席要上档次,份子钱400元起步……”李集社区党总支负责人陆福美说,前几年村民攀比之风厉害,有钱没钱都要跟风,有些人为了攀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靠借钱随礼,为越来越厚的“红包”所累,群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为破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李集社区党总支针对党员干部群众对遏制民陈规陋习的强烈愿望,在充分征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9条纳入村规民约”作为议题召开了协商议事会,正式把“新风9条”纳入村规民约,并在社区成立了移风易俗工作小组和红白理事会。
选好了一支队伍,也要立好一套规矩。红白理事会成立后,又对红白喜事执行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为了保证群众严格执行,李集社区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向陈规陋习“宣战”。
立好了规矩,还要有统一的标准。《李集社区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了红白事烟酒菜标准:白事用烟不超过10元,白酒不超过20元,宴席不超过260元,不扎纸活,不辞灵,不唱大戏,不破重孝,整个流程不超过3天;红事需提前15天报备,用烟不超过20元,白酒不超过40元,宴席不超过360元,不放礼花,婚车不超过6辆,彩礼原则不超过6万元,整个流程当天结束。规定适合村情、符合民意,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标准有了,阵地强了,清风也就来了。移风易俗,做乡村文明新风倡导者,只有让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才能确保移风易俗走得更远、更稳健。
在全力推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李集社区还先后成立了文化活动中心、村老年学校、村农民艺术团以及全县第一家农民书法协会、全县第一支农民舞龙舞狮队等阵地,组织村民自编自演反映身边人身边事的文艺节目。
除此之外,该村还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等群众性的评比活动,每季度公开评议推选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开展好家风家训建设活动、“文明家庭”创评活动,全村92%的家庭达到了文明家庭的标准,如今村内的年轻人更是成为了移风易俗的主力军。
李集社区党总支负责人陆福美表示:“移风易俗转变了部分村民好攀比、爱面子的观念,少花冤枉钱同样能办出特色、办出新意,形成新风俗。”(李薇薇)
上一篇:沛县农行支持地方葡萄产业做大做强
下一篇:沛县开展多种活动庆“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