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寨镇的西部,有一个以葡萄种植闻名遐迩的村庄——陈油坊村。这里,葡萄种植不仅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更是推动整个村庄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陈油坊村通过整合金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为依托,成功打造了一个集生产示范、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葡萄专业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陈油坊村葡萄园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银行金融政策的精准滴灌。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陈油坊村葡萄园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合作社推广肥水一体化管理新技术,采用设施种植和棚架种植新模式,不使用化肥,使用套袋方式,避免了农药喷洒,确保了葡萄的品质和安全。同时,合作社还注册了“陈油坊牌”葡萄商标,推出了夏黑、维多利亚、阳光玫瑰等26个优质品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葡萄品牌。
金融活水润泽助推葡萄产业兴旺
仲夏时节,瓜果飘香。走进陈油坊村葡萄园内,连片的葡萄大棚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息。葡萄园里一串串紫色、红色、青色的葡萄爬满了藤蔓,令人垂涎欲滴。
望着丰收在望的葡萄园,村民陈兆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感谢沛县农行张寨支行工作人员,因为有他们,我家种植的葡萄得以丰收。”
陈油坊村村支书孟凯告诉记者:“在农行的资金支持下,陈油坊村的葡萄种植户们得以引进更多的优质品种,采用更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如今,陈油坊葡萄种植面积达268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亩产达2500斤左右,加上带动周边几个村葡萄种植,张寨镇葡萄种植总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值超6000余万元。同时,陈油坊葡萄种植带动本村家庭农场产业,2022 年被省评为“百佳家庭农场”以及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这些特色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村民以及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作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近年来,沛县农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陈油坊村葡萄产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贷款支持。该行通过整村推进模式,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为陈油坊村的葡萄种植户提供了及时、便捷的贷款服务。这些贷款资金不仅解决了种植户们在葡萄种植、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还推动了葡萄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近三年来,沛县农行为陈油坊村累计提供惠农贷款1800余万元,惠及90余农户。
不仅如此,沛县农行还为陈油坊村提供了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一站式金融服务,让村民们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这些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提升了陈油坊村葡萄产业的竞争力,也增强了村民们对金融服务的认知和使用意愿。
产业繁荣达成产业发展三方共赢
在沛县农行的金融支持下,当前的陈油坊村葡萄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合作社、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的局面。
陈油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等方式,有效提升了葡萄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葡萄种植和管理,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同时,合作社还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村集体而言,葡萄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个村庄的经济增长,还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陈油坊村因此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采摘体验。这些游客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村庄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对于农户而言,葡萄种植成为了他们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沛县农行的金融支持下,他们得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技术、增加收入来源。将“甜蜜的事业”转化为“共同的产业”,许多农户通过种植葡萄实现了脱贫致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今年年初以来,沛县农行累计发放瓜果类惠农贷款5000余万元,涉及全县6个乡镇。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灌溉滋养到“田间地头”,打通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陈羿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