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墙画
长知识
秋毫无犯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秋毫不敢有所近”和《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秋豪(通毫)无所害”,后来演变成了“秋毫无犯”,秋毫指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后,分析楚汉两军形势,认为刘邦“勇悍仁强”虽不及项羽,但项羽仅有“匹夫之勇”,不能“任属贤将”,不能论功行赏,屠咸阳,杀子婴,坑秦卒,烧秦宫,抢货宝,分三秦,均是不得人心之举。而刘邦的军队入关以来,纪律严明,对百姓的利益秋毫无犯,并废除秦国的苛法,只和百姓约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刘邦为王。因此,如刘邦能利用有利形势,举兵向东,三秦即可夺取。
话文明
韩信认为天下归心的“王道”是需要实施仁政、爱民的政策。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意思是没有比热爱人民更高的品德,没有比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更卑下。此言深刻地阐释了为官者应尽的职责。一个人要有道德,一个官员要有官德,为官者的正己爱民,自古就是一种备受推崇的为官风范,而残民以逞的不文明行为,从来都是受到世人反对和抨击的。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是对“秋毫无犯”最好的诠释。正是因为我们的军队始终保持了良好的风气和形象,才凝聚起亿万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为人民服务”思想写进党章,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书写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
上一篇:文明创建丨多多益善
下一篇:沛县好人榜丨孝老爱亲李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