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文明创建专题 > 创建动态 > 文明创建丨沛县的墙有颜值、有内涵!

文明创建丨沛县的墙有颜值、有内涵!

时间:2022-04-14 作者: 阅读:

为进一步挖掘沛县文化底蕴,厚植城市文明底色,高标准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沛县特色的墙画品牌,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更多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创建办按照“寓教化于美化之中”的理念和“让墙画‘说话’”的思路,完成了“荷香渔趣”“节日诗话”“浩浩大汉  巍巍帝业”“泱泱汉风  悠悠沛韵”“节气诗韵”等主题墙画,“樊巷烟云”“岁月回眸”“不老神话”等主题墙画正在绘制之中。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同步实施,墙画培树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增长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在寓教于乐中传播了文明,获得诸多称赞好评。

让我们从一幅幅精美的墙画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赏墙画


长知识

孺子可教的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讲述的是张良的故事。

有一天,张良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了。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了,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就转身走了。 

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孺子可教矣。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赴人之约,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后来,张良刻苦研读《太公兵法》,成为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话文明

张良的处处礼让,既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品格的完善,他敬老尊贤与持之以恒的态度,为自己赢得了信任与赏识,也正因为他怀着恭敬之心去研读老者所授之书,才能真正领悟书中精髓,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吝啬帮助身边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要为反复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觉得不耐烦。

(来源:沛县创文办)

扫一扫手机打开